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免疫荧光染色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技术文章
免疫荧光染色及成像分析是研究组织形态和组织原位抗原表达*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和医学及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荧光染色除特异性荧光之外,还出现一些与靶抗原-抗体反应无关的荧光,统称为非特异性荧光。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可由于某些抗原的自发荧光及交叉反应等多种因素产生。有些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可通过对照进行鉴别与排除,有些则要通过对抗原的纯化、抗体的提纯、提高荧光抗体结合物的比例等方面寻找原因逐项清除。
免疫荧光染色注意事项:
1、由于荧光容易淬灭,一般仅能维持几个小时,因此,荧光二抗应避光保存,即从加入荧光二抗以后的步骤中都要尽量避光操作。封片后应尽早照相,目前有市售的荧光增强剂,可使荧光在4℃保存1-2周仍不淬灭。
2、不同的荧光素激发的波长不同,因此,选用滤光片时要注意。一般紫外线的激发波长为334-365nm,蓝光的激发波长为435-490nm,绿光的激发波长为546nm左右。
3、免疫荧光的组织要求很高,载玻片及盖玻片要干净无杂质。进行荧光染色时,需注意染液的pH、浓度和染色温度,还要避免对荧光有熄灭作用的物质的接触。组织和细胞也有自发荧光,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呈红色荧光,维生素A呈绿色自发性荧光等。